欢迎访问 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当前位置: 首页 > 编程资源 > 编程问答 >内容正文

编程问答

负载均衡-基本概念

发布时间:2025/6/17 编程问答 12 豆豆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 负载均衡-基本概念 小编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帮大家做个参考.
负载均衡(Load Balance)把任务分摊到多个操作单元上进行执行。分类:1.软/硬件负载均衡软件:是直接通过软件来进行负载均衡,比如nginx或者caddy里面都可以直接配置反代来实现负载均衡, 还有一些专门的工具,比如DNS Load Balance等,linux上IPVS也有这个功能。好处是方便简单, 坏处是均衡软件本身也会消耗一定的资源(常见的有DNS/反向代理/NAT(VIP))。硬件:则是直接买相关硬件设备(负载均衡器),安装在服务器和外部网络之间,成本高,但是效果好。2.本地/全局负载均衡本地负载均衡是针对本地范围内的服务器群做负载均衡,全局负载均衡是针对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网络结构的服务器做负载均衡, 基本使用的swarm或者k8s这种集群控制软件,可以理解接成本地负载均衡,而那种类似CDN加速的那种均衡方式可以理解成是全局的负载均衡, 全局负载均衡要解决全球用户同一个域名或者IP地址就能访问到离自己最近的服务器获得最快的访问速度,通常多区域都有自己的服务器站点。部署方式:路由模式、桥接模式、服务直接返回模式1.路由模式:服务器的网关必须设置成负载均衡机LAN口地址,且与WAN口分属不同的逻辑网络。所有返回的流量也经过负载均衡。对网络的改动小。2.桥接模式:配置简单,直接负载均衡WAN口和LAN口分别连接上行设备和下行服务器,所有服务器与负载均衡在同一逻辑网络中。3.服务直接返回模式:WAN口与服务器在同一个网络中,客户端访问负载均衡虚拟IP(VIP),虚拟IP对应负载均衡机的WAN口,负载均衡根据策略将流量分发到服务器上, 服务器直接相应客户端的请求,因此对于客户端而言,相应的IP不是负载均衡的虚拟IP,而是服务器的自身IP。也就是说返回的流量是不经过负载均衡的。 这种方式需要服务器的宽带要足够大。均衡算法均衡的策略算法非常多,整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静态的,另一类是动态的。静态的典型的就是轮训,一个一个按照顺序轮,动态的典型的就是最小连接法,每次都找一个连接数最小的,给他派任务。拆分出很多算法的原因是 每种算法的优缺点并不同,比如轮训就会导致不管是重要还是不重要的都一样排队执行(还有个叫WRR的权重轮训处理这种问题),而最小连接是每次把 任务派给连接数最少的那个,连接数少并不意味着工作压力少,要看每个连接对应多大的工作量是A*B的关系。所以说如果真要手动配置算法,就要结合 实际应用场景来选。

 

总结

以上是生活随笔为你收集整理的负载均衡-基本概念的全部内容,希望文章能够帮你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如果觉得生活随笔网站内容还不错,欢迎将生活随笔推荐给好友。